
當下,網(wǎng)購已逐漸成為大眾的一種消費習慣。當你網(wǎng)購下單等待收貨時,卻等來了能準確說出你的姓名和訂單號等信息的“客服電話”。如果接到了以下情景的電話,警惕不法分子的詐騙圈套。
航班故障延誤,賠付補償款
【資料圖】
5月24日上午,歐先生(化名)定了第二天出發(fā)去西藏的機票,準備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正當他興高采烈地收拾行裝時,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航空公司客服”,說其定的航班因前一班飛機故障導致延誤,并準確地報出了其名字、個人信息以及航班信息,并表示會賠付300元補償款。
在對方引導下,歐先生下載了某會議軟件,接著對方視頻指導歐先生操作支付寶和微信理財通提現(xiàn)。正當歐先生準備轉賬時,接到了派出所的預警電話,“還好有你們這個電話,太及時了,再遲一點我可能就把錢轉出去了?!?/p>
經(jīng)了解,歐先生名下與支付寶與微信綁定的銀行卡賬戶內(nèi)資金總額高達210萬余元。為了卡內(nèi)的資金安全,歐先生立即趕往派出所。在反詐專員的協(xié)助下,刪除了涉詐軟件并修改了網(wǎng)銀和支付寶密碼。隨后,反詐專員引導歐先生下載了“國家反詐中心APP”,為他詳細講解了軟件的功能。
購買理財產(chǎn)品,退還課程費用
5月22日下午,潮鳴派出所接到一起反詐預警推送,反詐預警專員呂淵立即電話聯(lián)系預警人葉女士(化名),“您好,您是否接到了境外來電,千萬不要匯款!千萬不要匯款!這是詐騙!”“您現(xiàn)在在哪里,我們上門跟您核實情況”。
在得知葉女士目前所在地址后,呂淵迅速上門與葉女士見面核實情況。經(jīng)了解,葉女士曾在某在線教育機構繳納了11000元學費,報名網(wǎng)課給孩子輔導功課。在試聽了幾節(jié)體驗課后,孩子并不感興趣,就聯(lián)系客服退款,但客服始終推脫,遲遲沒有給葉女士退錢。最終,該教育機構因資金問題倒閉了,學費也沒有退回。
當天下午1時許,葉女士接到了“00”開頭的境外電話,對方自稱是該教育機構的客服人員,可以給葉女士退賠12980元的課程費。在葉女士被拉進退費群后,“客服人員”稱之前的教育機構已被證券公司收購,需要先購買公司的理財產(chǎn)品,才能退還課程費用。
一開始葉女士對此還有點懷疑,但是看到群內(nèi)“客戶”說已經(jīng)收到退費時,她便放下了戒心,點開“客服”發(fā)的鏈接,下載了某證券APP。聽到這里,呂淵立刻識破這是冒充教育機構并引流至投資平臺的騙局。
隨后,呂淵為葉女士解析了騙術的套路,葉女士這才幡然醒悟,幸好接聽到了呂淵的反詐電話,差點就要在證券平臺充值12980元。隨后,呂淵幫葉女士卸載了APP并刪除所有群組和“客服”QQ,并給葉女士下載安裝了國家反詐中心APP。
警方提醒
如果遇到自稱是某公司客服的電話,要第一時間通過官網(wǎng)客服核實確認,平臺客服不會涉及商家退賠的事情,更不會替商家向消費者進行賠款。
如需辦理退改簽業(yè)務,要通過官方網(wǎng)站,不要輕易相信不明來電的措辭,不要隨意點擊下載對方提供的鏈接或APP,更不要泄露短信驗證碼。
如不幸被騙,應立即撥打110報警電話,響起96110的電話一定要接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