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記者黃宇昆
作為磷酸鐵鋰的新玩家,豐元股份(002805.SZ)披露的2022年三季度報告顯示,該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實現翻倍式增長,創(chuàng)下上市后的新高,但應收賬款也在不斷增加,三季度末達到5.16億元。
【資料圖】
豐元股份表示,營業(yè)收入的大幅增長,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產品銷量及售價上漲所致。豐元股份的產品即以磷酸鐵鋰為主的鋰電池正極材料,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磷酸鐵鋰價格為17.7萬元/噸,較年初上漲71.84%。
在季報發(fā)布前不久,豐元股份剛剛完成了一次定增,募資金額超過9億元。豐元股份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趙光輝參與了這次定增,認購金額約3500萬元。與其他認購對象相比,趙光輝認購的這部分股份鎖定期更長,為18個月。截至目前,趙光輝共持有豐元股份6044.04萬股,市值超過30億元。
記者注意到,以草酸化工行業(yè)起家的豐元股份,磷酸鐵鋰產能將實現大幅攀升。該公司在三季報中表示,公司規(guī)劃2022年底磷酸鐵鋰產能達到12.5萬噸,2023年中達到30萬噸。截至三季度末,豐元股份磷酸鐵鋰的實際產量為5萬噸,其中4萬噸還處于試生產階段。豐元股份如此加速擴產,未來是否會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記者聯(lián)系了豐元股份相關人士,該人士表示公司目前暫不接受采訪。
有分析人士稱,隨著新老玩家的不斷擴產,磷酸鐵鋰行業(yè)不久后將面臨產能過剩,疊加原材料和現金流等問題,磷酸鐵鋰未來的路不好走。
前三季度業(yè)績大增,應收賬款為凈利潤的三倍多
得益于新能源車市場旺盛的需求,一大批鋰電池正極材料廠商前三季度業(yè)績大增,豐元股份也是其中之一。
三季度報顯示,豐元股份1-9月累計實現營業(yè)收入12.13億元,同比增長121.89%,實現歸母凈利潤1.50億元,同比增長288.93%。分季度來看,今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營業(yè)收入為5.04億元,同比增長116.27%,歸母凈利潤為0.56億元。
今年上半年,豐元股份鋰電池正極材料貢獻營收5.77億元,占同期總營收的比例達到81.37%,相較去年上半年增加20.45%。值得一提的是,在正極材料領域,相較于德方納米、容百科技這些深耕行業(yè)多年的老玩家不同,豐元股份在該領域卻是一名初出茅廬的新手。
公開資料顯示,豐元股份成立于2000年,最初以草酸化工行業(yè)起家,2016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后,產業(yè)開始向新能源鋰電池正極材料轉型。拉長時間線來看,豐元股份在正式踏入新能源賽道前,無論是在營收還是利潤方面都表現平平,2020年該公司的營業(yè)收入還出現開倒車的情況,凈利潤也同比由盈轉虧。
轉機出現在2021年,彼時正值新能源車市場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再加上前期新建產能的逐步釋放,豐元股份2021年分別實現營業(yè)收入和歸母凈利潤8.03億元、0.53億元,同比大增124.78%、281.80%。在2021年報中,豐元股份也正式宣布,公司主營業(yè)務正轉變?yōu)橐凿囯姵卣龢O材料業(yè)務為主,草酸業(yè)務為輔。
記者注意到,在豐元股份業(yè)績大幅增長的同時,其應收賬款也在不斷增加。截至三季度末,豐元股份應收賬款為5.16億元,較年初增長48.31%,已經達到該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的三倍多。對此,豐元股份在三季報中表示,主要系報告期內銷售規(guī)模增長所致。
此外,豐元股份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7.92億元,而去年同期為負1.25億元。
從行業(yè)角度來看,正極材料廠商似乎普遍存在這個問題。德方納米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47.55億元,去年同期為負8.26億元;長遠鋰科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6.64億元,去年同期為負4.68億元。
實控人趙光輝3500萬參與定增,加速擴產需防產能過剩
今年1月,豐元股份披露了一項定增預案,時隔9個月,這項定增也在近期順利落地。10月14日,豐元股份定增的2211.24萬股正式在深交所上市,本次定增的價格為42.51元,扣除發(fā)行費用后實際募資9.26億元。這是豐元股份上市后進行的第二次定增,上一次定增發(fā)生在2021年,彼時,豐元股份的定增價格僅為13.82元。
從認購對象來看,此次定增的最大認購對象是財通基金,共認購豐元股份456.36萬股,占了發(fā)行總量的五分之一,認購金額達到1.94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財通基金第二次參與豐元股份的定增,2021年6月,財通基金以1800萬元的價格認購了豐元股份130.25萬股。
此外,華夏基金也是第二次參與豐元股份定增。根據定增公告,華夏基金此次參與定增的是該公司旗下的華夏能源革新股票基金,共認購134.09萬股,股份發(fā)行完成后,該基金將成為豐元股份的第九大股東。
記者注意到,華夏能源革新股票基金今年一季度時就已是豐元股份的第四大股東,彼時持股數量為358.15萬股,不過,到了三季度末,華夏能源革新股票已經消失在豐元股份前十大股東行列。這意味著,在參與定增之前,該基金已經清倉了其持有的全部股份,從豐元股份一至三季度的股價走勢來看,華夏能源革新股票此次收益頗豐。
除機構投資者外,本次定增還有5名個人投資者參與,包括豐元股份董事長趙光輝,他一共認購了82.33萬股,認購數量在參與定增的自然人股東中位列第一,認購金額約3500萬元。
據稱,本次定增募集的資金除了用于補充豐元股份流動資金項目外,大部分將用于投入該公司年產5萬噸鋰電池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豐元股份三季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該公司磷酸鐵鋰有5萬噸產能,三元方面有5000噸常規(guī)三元產能、2000噸高鎳三元產能示范線。
根據豐元股份規(guī)劃,到2022年底,公司鋰電池正極材料產能達到14萬噸,其中磷酸鐵鋰產能12.5萬噸、三元產能1.5萬噸。2023年年中規(guī)劃鋰電池正極材料產能達到31.5萬噸,其中磷酸鐵鋰產能30萬噸,三元產能1.5萬噸,此外正極材料配套項目磷酸鐵產能達到10萬噸。
對比頭部企業(yè),德方納米作為行業(yè)龍頭,現有磷酸鐵鋰產能26.5萬噸,預計到2025年底,該公司磷酸鐵鋰產能將達到34.5萬噸。而德方納米今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業(yè)收入和歸母凈利潤144.16億元、18.28億元。
事實上,為搶占市場份額,正極材料廠商紛紛加入到擴充產能的隊伍中。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隨著正極材料的產能規(guī)模大幅度增長,現有的規(guī)劃產能存在一定的過剩風險,未來可能出現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情況,對于行業(yè)格局會有較大影響。
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豐元股份曾表示,公司的產能擴產都是基于主要客戶的需求,其他下游客戶受限于公司目前的產能未能深入合作,一旦新建產能陸續(xù)釋放,也會有進一步的合作推進。在三季報中,豐元股份亦表示,上述產能規(guī)劃也會根據市場情況及客戶需求及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