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28.2萬噸,“丟掉”6億,澳大利亞:對中國我們沒有讓步
2023-02-15 06:25:44    騰訊網

今年中國對外貿易中,有一個變量近期十分引人注意——澳大利亞,限制后第一批煤炭已經??课覈劭凇?/p>

為此,澳大利亞媒體和經濟學家紛紛預測,下一個“解封”的是葡萄酒或者龍蝦,畢竟這兩個商品即將上限,正式開啟2023年對外大銷。

然而事實是,牛肉和木材大概率是下一個被“放大”的商品。澳大利亞肉類工業(yè)聯(lián)合會CEO說企業(yè)信心變足了。另有消息,一些被禁的澳大利亞牛肉出口商正在與中國舉行會談,作為取消禁令的前奏。


(資料圖)

注意:目前澳大利亞有八家肉類加工廠被限制對華出口,但去年依然賣了17.2萬噸,不過相比于2019年巔峰時的28.2萬噸還差的不少。

木材方面,根據澳大利亞貿易部長透露,我國打算重新訂購澳大利亞的木材產品。此前由于限制,兩年多來澳大利亞原木沒有出口到中國,影響了約 6 億美元的貿易。

2019年的時候,我國十大木材進口來源地,澳大利亞排在前5,,2021年前十都看不見澳大利亞身影。

可惜,對于中澳雙方貿易向好的趨勢上,澳大利亞目前的解讀不由得對未來往來上更進一步上打一個問號。

澳大利亞媒體和政客認為自己現(xiàn)在的煤炭、葡萄酒、大麥、龍蝦等等商品多元化進展的好,現(xiàn)在雙方走在一起是因為我們主動去找他的結果。

這幫不友好的勢力認為面對“貿易抵制”,澳大利亞沒有讓步,澳大利亞表現(xiàn)出了所謂自己價值觀的決心,并且為那些受“經濟脅迫”困擾的國家樹立了榜樣。

還有更離譜的,澳媒《ABC》刊文,說今年我們的經濟增長帶動需求上漲影響了澳大利亞將通脹的目標。

同時,隨著我們的國際留學生飛往澳大利亞,給本已緊張的租賃市場帶來進一步壓力,并與央行計劃減少消費支出的目標背道而馳。

本來我國今年經濟復蘇對于澳大利亞貿易是一個大好機會,摩根為此推測認為或提高澳GDP近1%,可見澳國內很多人和美國一樣對我們的好存在惡意解讀。

要論惡毒,澳大利亞多位議員都在跟隨美國,談所謂的安全問題,國黨一位議員竟然污蔑我們在的攝像頭出現(xiàn)在澳大利亞原因是“中國看中了澳大利亞”。

尤其是近期沸沸揚揚的“流浪氣球”事件,美國炒作之下,澳大利亞神經敏感詢問美國,“有沒有看到氣球飛過澳大利亞領空”。

可見,美國的搗亂給今年中澳的貿易恢復上增加了很多不確定性,也難怪有分析人士用“謹慎看好”形容今年雙方貿易往來。

當然,我們自己也不能過于樂觀,畢竟澳大利亞和美國存在不可隔斷的血緣關系,中澳再回到從前已經很難了。

關鍵詞: 澳大利亞_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