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云飛|來源:原創(chuàng)
一位久經商場的創(chuàng)業(yè)老司機,關注我,每天分享一點財富干貨,讓你的人生少走彎路。
其實郭臺銘在早些年的時候就公開表示過,他說富士康要緊隨蘋果的步伐,撤離中國市場要去印度、越南建廠。當然富士康也確實在這么做,這幾年富士康就把國內的部分產能轉移到越南、印度等一些發(fā)展中國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換句話說,這也是老美想要的結果,因為老美一直都想轉移我國的中低端產業(yè)鏈。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隨著2020年疫情的爆發(fā),從去年開始,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廠產能就出現了暴跌,甚至直接“腰斬”,而且在越南的大部分富士康工廠也出現了停工停產現象。
迫于無奈,郭臺銘又不得不把大量的訂單拿回到國內生產。從去年5月中旬到6月初,鄭州的富士康工廠就開始大量招人,員工內部直推更是獎勵豐厚,從原來的3000多元直接升到6000多元。
現在又由于疫情的問題,鄭州大量的富士康員工即使徒步回家也要逃離富士康,這更加大了富士康的用人成本。
當然今天我們不討論鄭州富士康疫情的問題,我們就來說一說,隨著富士康在內地的利益被逐漸壓縮以后,富士康會不會真的要撤離中國大陸市場?
其次,如果要是真的撤離大陸市場的話,那么對富士康自己、中國大陸市場,以及全球經濟都會產生哪些影響?我們接著往下看。
第一、首先我們來說一說對富士康的影響!
富士康想緊隨蘋果的步伐撤離中國市場,這點無可厚非。因為富士康主要就是靠蘋果公司活著,這個時候不聽老大的又聽誰的呢?再說,越南、印度的經濟發(fā)展只相當于我國二十年前的水平,用人成本更低,這樣也能夠增加富士康的利潤。
但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越南、印度等地現在的產業(yè)基礎薄弱,沒有完善的產業(yè)鏈。說白了,即使富士康真的離開了中國市場,最終還是離不開中國的上下游產業(yè)鏈。再加上來回運輸的成本費用,這不是換湯不換藥嗎?
我們就撇開這個話題不談,就拿疫情來說吧,通過這次疫情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我國是疫情把控最好的國家,也是經濟發(fā)展最穩(wěn)定的國家。俗話說,危機時刻才能夠看出來一國的綜合實力。再說,隨著美元加息,越南、印度債臺高筑、負債累累,經濟崩潰也只是在一念之間。
基于這種種因素下,如果富士康真的撤離大陸市場的話,首先其根本還是離不開中國的產業(yè)鏈,另外還要面對很多不確定性的因素。
比如,就像這次疫情一樣,越南、印度就出現了嚴重的停工、待產現象。還有就是如果美國自己遇到困難了,這些國家肯定是第一個先倒下的,到時候他們自己都顧不了自己了,誰還會顧得上這些外資企業(yè)呢?如果要是指望老美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到時不扒你一層皮就不錯了。
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老美是只看利益不看原因的,這也就是說了,到時候不管富士康出現了什么原因,只要富士康交不了貨,那就是違約行為,富士康將會面臨著巨額的罰單。這樣做富士康就是賺著面粉的錢,卻承擔了巨額的風險,這一點難道郭臺銘不懂嗎?
這也是富士康想走卻一直走不了的最終原因。
第二、我們再來說一說富士康撤離對中國有何影響?
此時有人就會說,富士康就是一個血汗工廠,大家賺的都是辛苦錢,對我國貢獻價值不大。更何況三星走了,谷歌也走了,我們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富士康走了我們又會有什么影響呢?
如果要是這樣說的話那就有點太片面了。雖然說我國經濟根基強勁、體量巨大,從長遠來看,即使真的沒有富士康,還有李士康、張士康,我們并不擔心,但是從短期來看的話,我國經濟還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首先,將會導致大量的人員失業(yè)。
目前富士康集團在大陸一共有44個廠區(qū)和生產基地,總員工超過100萬人。如果富士康撤離大陸市場的話,這些員工就要面臨著再就業(yè)的問題,這無形中就會給國家造成一定的負擔。另外還會帶動整個上下游產業(yè)的員工二次失業(yè)。最后直接或者間接導致受影響的人群將會達到上千萬人。
其次,當地的經濟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像鄭州現在就特別依賴富士康。我們來看一組數據:2019年鄭州進出口總額4130億,富士康獨家貢獻了81%的份額,約占整個河南總進出口額65%。難怪郭臺銘敢說,他在給內地人找飯碗。雖然這句話說得有點過分,但是也道出來了富士康在內地的重要性。
所以說,如果富士康撤離大陸市場,當地的外貿出口、財政稅收,還有就是各項經濟指標等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再者,也會給外資企業(yè)的產業(yè)轉移產生一個風向標。
雖然美國天天發(fā)動歐洲國家的企業(yè)與我國脫鉤,促使他們把工廠搬到東南亞或者印度去,但是歐洲企業(yè)現在還都在猶豫當中,有的企業(yè)還不顧他們國家的反對加大對中國的投資。
如果這么大的一個世界工廠現在突然間就進行產業(yè)轉移了,這樣無疑會加大其他外資企業(yè)的顧慮,這當然對我國經濟的后續(xù)發(fā)展也是不利的。
第三、我們再來說一說對全球經濟產生的連動反應。
我們要知道,富士康只是一個世界的代工廠,最大的客戶是美國的蘋果公司。美國蘋果公司負責研發(fā)產品。其次,像韓國和日本主要提供蘋果手機的內存、屏幕以及電容電子等重要部件。這也就是說,富士康只是賺個辛苦錢,而美國、日本、韓國則在富士康的身上都賺得盆滿缽滿。
如果富士康撤離大陸市場,未來真的一旦出現不可控的因素導致停工停產的話,那么就受損失的可就不僅僅是富士康公司本身了,像美國的蘋果公司、美光科技;韓國的三星公司、海力士公司;日本的航空電子公司、索尼公司都會受到巨大的影響。這真的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目前全球除了富士康這么大的代工廠以外,還真的很難找出第二個如此大規(guī)模的代工廠。除非他們來找我國的比亞迪。目前,比亞迪不僅僅只是制造汽車、電池等,他還涉及新能源,更是成為了僅次于富士康的世界第二大手機 ODM 廠,如今比亞迪已經成為了世界代工企業(yè)的一大巨頭。但是這不又回到了問題的原點嗎?
總的來說,現在富士康不是會不會離開大陸市場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夠離開大陸市場的問題。再說,如果富士康真的撤離中國市場的話,我國經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但是恐怕富士康自己以及美歐企業(yè)則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最后我想說的是,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共同體,老美就不要總想著制裁這個、限制那個,這樣到頭來只會抓雞不成蝕把米。
而對于富士康來言,我只想說,你來我們歡迎,你走我們也不挽留。但是我更希望富士康能夠好好地對待員工,雙方平平安安地創(chuàng)造財富,這才是最根本。
作者:李云飛,知名互聯網公司創(chuàng)始人,大型食品連鎖企業(yè)CEO,從事互聯網及實體連鎖行業(yè)16年,曾被搜狐網、網易財經、騰訊、鳳凰網、中訊網、百度等知名媒體平臺相續(xù)專題報道,擅長財經知識分析,創(chuàng)業(y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