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銀行虧大了!違法所得1848.67元,罰款3492.5萬
2023-07-10 21:29:24    騰訊網

摘要:錢不好賺啊,禍不單行,被開大額罰單,投訴量也飆升(歡迎關注杠桿游戲)


(資料圖片)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平安銀行最近事還挺多的。

又是換行長,2023年一季度的投訴量也出現(xiàn)狂飆。最新,7月7日晚上,平安銀行和螞蟻(支付寶)、騰訊(財付通)兩家巨頭一起,收到了央行的罰單。

截圖來源|央行網站(特此感謝)

對了,同時領罰單的還有郵儲銀行和人保財險。除了人保財險,平安銀行、郵儲銀行被罰金額雖然不如螞蟻、騰訊大,但也算是大額罰單,動輒數千萬元。

螞蟻(支付寶)、騰訊(財付通)的事,桿友都很熟悉了,平安銀行近期事多,今天杠桿游戲重點說說平安銀行吧。

1、違法所得1848.67元,罰款3492.5萬元,并處罰12人

平安銀行這事,不知道咋說,說大也大,說小也小。但處罰不算輕。

1)首先監(jiān)管是這么說平安銀行的:

1.違反賬戶管理規(guī)定;2.其他危及支付機構穩(wěn)健運行、損害客戶合法權益或危害支付服務市場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3.違反反假貨幣業(yè)務管理規(guī)定;4.占壓財政存款或資金;5.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guī)定;6.未按規(guī)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7.未按規(guī)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8.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9.違反消費者金融信息保護管理規(guī)定;10.違反金融營銷宣傳管理規(guī)定。

這10條雖然不是每一條都聽上去嚇人,部分至少感覺挺嚴峻的。

不過處罰內容是:警告,沒收違法所得1848.67元,罰款3492.5萬元——對,沒有看錯,違法所得僅僅有2000元,但罰款近3500萬元。

截圖來源|央行網站(特此感謝)

除了處理平安銀行外,對具體涉事的人員也有處罰。

2)史某(時任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安全保衛(wèi)部總經理助理):1.違反賬戶管理規(guī)定;2.其他危及支付機構穩(wěn)健運行、損害客戶合法權益或危害支付服務市場的違法違規(guī)行為。

因此被警告,罰款20萬元。

3)謝某英(時任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零售網絡金融事業(yè)部副總裁):違反賬戶管理規(guī)定。

處于警告,罰款10萬元。

4)徐某(時任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運營管理部/安全保衛(wèi)部總經理):違反賬戶管理規(guī)定。

被予以警告,罰款10萬元。

5)丁某[時任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大眾客戶部(后并入私行與財富管理部)總經理]:違反賬戶管理規(guī)定。

被處警告,罰款10萬元。

6)張某祥(時任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汽車消費金融中心互聯(lián)網平臺團隊產品運營團隊產品運營崗工作人員):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guī)定。

被罰款18.3萬元。

7)俞某(時任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零售風險管理部信貸運營管理室貸后管理崗工作人員):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guī)定。

被處以罰款1萬元。

8)任某龍(時任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汽車消費金融中心北京分部通州綜合團隊車抵貸綜拓客戶經理):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guī)定。

被罰款0.5萬元。

9)孫某強(時任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信用卡中心渠道平臺規(guī)劃組經理):違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詢及相關管理規(guī)定。

被處罰款0.5萬元。

10)靳某陽(時任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規(guī)部副總經理):1.未按規(guī)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2.未按規(guī)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

被罰4.5萬元。

11)李某(時任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網金及財富管理事業(yè)部總裁):1.未按規(guī)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2.未按規(guī)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

被罰款6萬元。

12)王某暉[時任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零售經營及消費貸款事業(yè)部常務副總裁(主持部門工作)]:1.未按規(guī)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2.未按規(guī)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

被罰款6萬元。

13)范某延(時任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安全保衛(wèi)部總經理):1.未按規(guī)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2.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

被處罰款4.5萬元。

上述被處罰的對象,有平安銀行業(yè)務部門負責人,也有相關工作人員,合計處罰了12人。這事涉嫌的金額本身不大,但罰金高、處罰的人數不少。

此前杠桿游戲就注意到,金融監(jiān)管近年來不斷加強,動輒就開出千萬級別的大額罰單。這凸顯出如今合規(guī)的重要性,當然也有一些討論,今天的經濟形勢……

2、禍不單行:被開大額罰單,投訴量也飆升

因為合規(guī)問題,平安銀行受到處罰,此前杠桿游戲也寫過,不久前的2023年6月15日,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披露了“關于2023年第一季度銀行業(yè)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

2023年第一季度,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投訴量的中位數為2489.0件。其中,投訴量最高的為平安銀行4649件,占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投訴總量的16.0%。

對比一下,2022年平安銀行投訴量還是2948件,今2023年真是狂飆得有點厲害。

和投訴暴增不同,2023年1季度,平安銀行的業(yè)績并沒有狂飆,反而是在走低:期內營收約451億元,同比下滑了2.4%,在杠桿游戲印象里,這似乎是該行10年來首次1季度營收同比下降。

第二名浦發(fā)銀行投訴量3616件,占比12.5%。浦發(fā)銀行投訴量排名似乎長期靠前,2021年該司投訴量4280也是第二,2022年4192件也是第二。2023年1季度同比投訴量下降,但因為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投訴量整體下滑,所以排名依然在第二位。

你看浦發(fā)的投訴量和平安銀行比起來,少了足足1000個投訴量……

圖表來源|國家金融管理監(jiān)督總局官網(特此感謝)

值得一說,2年前,平安銀行的投訴量在股份行中前5都不是。

比如2021年,股份行投訴量前5還是招商銀行、浦發(fā)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2022年則變成了興業(yè)銀行、浦發(fā)銀行、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2023則是平安銀行、浦發(fā)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興業(yè)銀行、廣發(fā)銀行。

這其中,招商銀行進步最大,投訴量肉眼可見的降低,從2021年1季度的4805件,降到2023年的2039件,優(yōu)秀。

進步的還有興業(yè)銀行,2022年1季度投訴量還以4806件排名第一,2023年同期就降到了2833件排名第5。相比之下,平安銀行就有點……

有進步就有退步。

民生銀行投訴量有小幅上升,從2022年1季度的2635件上升到本期的2833件,要知道該司2021年投訴量更高為3648件,這還是在其營收下滑的背景下。

而平安銀行上文寫了,投訴量則是飆升。

值得一說和國有大型商業(yè)銀行投訴量同比上升不同,2023年1季度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整體投訴量是在下降。2022年該類別投訴量的中位數為2635件,2021年為3391件,數據都比2023年要高。

而部分銀行投訴量上升的原因,和個人貸款業(yè)務投訴,信用卡業(yè)務有關。在涉及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投訴中,信用卡業(yè)務投訴19132件,占股份制商業(yè)銀行投訴總量的65.9%。

其中平安銀行有75.5%的投訴都和信用卡業(yè)務有關,興業(yè)銀行這類業(yè)務投訴占比更是分別達到80.6%,此外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廣發(fā)銀行、華夏銀行信用卡業(yè)務投訴量占比均超過70%。

都是成年人,大家都懂,飆升的投訴量背后,部分或許也不是平安銀行自身問題真的很大。

3、錢不好賺啊

寫完合規(guī)問題導致的的大額處罰,投訴飆升,最后杠桿游戲說說平安銀行的最新業(yè)績。

2022年,平安銀行營收明顯慢了下來,營收同比增速降到6.21%為1799億元,還不錯的是,利潤增速稍微保住了,歸屬凈利潤同比增長25.26%,只比2021年同期的25.61%略低一點。

2023年1季度,平安銀行的營收增速繼續(xù)走低。如下圖財報數據顯示,期內該行營收約451億元左右,同比下滑了2.4%,在杠桿游戲印象里,這似乎是該行10年來首次1季度營收同比下降。

期內平安銀行歸屬凈利潤增速也明顯放緩,從2022年同期的26.83%下降到13.6%,約146.0億元。

此外,平安銀行2023年1季度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xiàn)金流量凈額,也下滑明顯,同比降了25.8%,為1091.56億元。

話說回來,2023年1季度銀行的營收增速下行者亦不少見,巨無霸工商銀行同比也下滑了1.09%,招商銀行同比下滑1.47%。

但也有上升的,比如交通銀行,2023年1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51%,民生銀行營收同比微增0.38%為367.7億元;以及區(qū)域銀行代表浙商銀行,同比增長2.53%。

從營收增速來看,包括平安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2023年1季度都承壓明顯。

細看數據,杠桿游戲發(fā)現(xiàn)一些變化很微妙。

如上圖財報顯示的,2023年1季度,平安銀行凈利差、凈息差同比均收窄。其中凈利差從2022年同期的2.76%降低至2.57%;凈息差則從上年同期的2.80%將到2.63%。

環(huán)比來看,平安銀行的凈利差、凈息差也縮窄了,2022年四季度這兩項數據分別為2.59%、2.68%。凈息差持續(xù)縮窄,意味著銀行的利潤空間持續(xù)被壓縮。

2023年1季度,平安銀行的吸收存款平均成本率同比上行,從2022年1季度的2.05%漲到2.20%,亦高于2022年四季度的2.15%。其中個人存款中的定期存款漲幅最明顯,從2022年1季度的5634.37億元增長到今年同期的8111.46億元,同比增幅約44%。

另一邊,平安銀行貸款收益率在下降。如下圖數據,2023年1季度平安銀行發(fā)放貸款和墊款的平均收益率為5.79%,同比下降了31個基點。

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個人貸款平均收益率,從2022年1季度的7.59%,降到2023年同期的7.07%;企業(yè)貸款平均收益率則還上漲了些,為4.13%。

可以看到,個人端盡管貸款利率下降了不少,但貸款余額并無明顯提升。如上圖,2023年1季度平安銀行個人貸款日均余額2.028萬億元,比2022年同期增幅約6.7%。利息收入反而下降了,從2022年1季度的355.85億元,降到2023年同期的353.44億元。

從具體到業(yè)務層面看,細看平安銀行2023年一季報,可以明顯感覺到平安銀行消費金融部分的疲軟。

個人貸款上面說了就不再贅述,主要是利息收入同比下降。

信用卡方面:平安銀行信用卡流通卡量6865.21萬張,較上年末下降0.5%;一季度信用卡總交易金額7307.25億元;信用卡應收賬款余額5613.90億元,較上年末下降3.0%;

消費貸“新一貸”:余額21659.27億元,較上年末下降4.9%;

圖表來源|中泰證券(特此感謝)

汽車金融貸款:余額3197.69億元,較上年末下降 0.4%,主要是受汽車市場消費需求不足及汽車金融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不過新能源汽車貸款表現(xiàn)亮眼,一季度新發(fā)放70.45億元,同增長48.2%。

個人房屋按揭及持證抵押貸款略有增長,余額8179.7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4%,其中,住房按揭貸款余額2851.7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0.3%。

另外,2023年1季度,平安銀行的全資子公司平安理財規(guī)模也下降了,其管理的理財產品余額8105.56億元,較上年末下降8.6%。平安理財主要業(yè)務為發(fā)行公募與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咨詢服務等。

利潤空間收窄,部分業(yè)務疲軟,平安銀行的現(xiàn)狀或許反映目前多數銀行的壓力。新行長上任后,平安銀行是否能有新的驚喜?

本文未標注出處的圖表,均源自平安銀行有關公告,特此說明并致謝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杠桿游戲創(chuàng)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杠桿游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