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由于干旱天氣威脅到泰國大米的產量,以及印度限制部分出口,亞洲大米價格飆升至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威脅亞洲和非洲地區(qū)數十億人的口糧。
全球供應不足的風險引發(fā)了市場對大米價格上漲的擔憂。根據泰國大米出口商協會的數據,泰國米價已達到每噸648美元。去年以來,大米價格已上漲近50%。亞洲和非洲地區(qū)數十億人的日常飲食中離不開大米,價格上漲可能加劇通脹壓力,并增加進口成本。第二大米出口國泰國,現正鼓勵農民轉種耗水較少的作物,以應對干旱天氣。
全球第一大米出口國印度已下令禁止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出口,以穩(wěn)定國內大米價格。由于異常天氣影響產量,印度國內大米價格近幾周達到多年來的新高。印度、泰國均為大米的主要出口國,全球大米供應面臨重大威脅。
除印度外,俄羅斯、阿聯酋也在近期宣布暫停出口大米。
根據美國農業(yè)部數據,印度大米出口量在2022-2023年將達到2250萬噸,占全球市場的40%。該機構預計全球大米庫存將降至1.7042億噸,創(chuàng)近年來新低。
目前,亞洲米價已升至2008年以來最高水平,隨著市場對供需緊張的擔憂日漸加強,大米價格持續(xù)上漲的風險也在上升。
除大米外,小麥等糧食供應也可能出現動蕩。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小麥期貨價格也創(chuàng)下自2月份以來的最高點。全球大米價格上漲和小麥供應緊張共同發(fā)生,如果大米和小麥都短缺,很難找到廉價替代品。2007-2008年,大米和小麥等主要農作物價格同時上漲,引發(fā)了農產品價格高企的“農業(yè)通脹”。
一旦農業(yè)通脹再次出現,對經濟不景氣且嚴重依賴進口糧食的非洲等新興國家影響最大,因為這些國家可能由于外匯儲備不足而難以購買足夠的糧食,進而導致大規(guī)模饑荒。
關鍵詞: